有機時代!“養(yǎng)土”比施肥更重要!
來源:中國網(wǎng)絡新聞報 作者:中國網(wǎng)絡新聞報 日期:2019/9/21 10:04:04 閱讀:
農資一直是農民關心的問題,也是農資經(jīng)銷商最關心的,但是近幾年農資越來越難干,農產品價格低,賒欠嚴重,競爭激烈,農民購買力下降,高端產品銷量小,低價產品利潤少,想要農資走向良性循環(huán),必須經(jīng)銷高質高價的產品。而高端產品就必須依賴健康的土壤。
施肥的五個階段
一提到提質增產,我想大部分農友都會先想到多施肥,施好肥,營養(yǎng)足了,作物自然產量增加。確實,肥料在作物增產方面作出了不可抹滅的巨大貢獻,解決了溫飽,使農民增收。對我國來說,施肥主要經(jīng)過了五個階段:
第一個階段是“以農家肥、低濃度化肥為主”:改革開放前,中國農民以施用農家肥、低濃度化肥為主。農家肥雖然具有養(yǎng)分含量豐富、疏松土壤等優(yōu)點,但同時也存在著有效含量低,肥效遲緩等缺點。不利于作物的直接吸收。提質增產并不明顯。
第二個階段是“以高濃度氮肥為主”:改革開放前15年是以尿素為代表的高濃度氮肥時代,尿素的施用,帶來了農作物產量成倍提高,中國人吃的飽了。世界糧農組織認為,中國用世界7%的耕地養(yǎng)活了世界20%的人口,應該說是個奇跡,其中尿素的普遍推廣應用,功不可沒。
第三個階段是“以氮磷鉀肥為主”:改革開放后15年是是以施用氮磷鉀復合肥為代表的復合肥時代,許多氮肥時代不能種植的作物可以種了,中國人吃的豐富了。比如,現(xiàn)在全世界的幾百種農作物,從寒帶到熱帶作物,我國都能種植,中國人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各種新鮮的、價格合理的蔬菜水果,這在15年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!其中,復合肥的大量施用,發(fā)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第四個階段是“配方施肥”:配方施肥也叫測土配方施肥,具有施肥定量化和養(yǎng)分平衡的特點,是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,根據(jù)作物需肥規(guī)律、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,在合理施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,確定氮、磷、鉀及中、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數(shù)量、施用時期和施用方法。有針對性地補充作物所需的營養(yǎng)元素,實現(xiàn)各種養(yǎng)分平衡供應,滿足作物豐產的需要。
第五個階段是“微補時代”:“微肥時代”能根據(jù)作物營養(yǎng)需求、土壤狀況、農民對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的要求,通過土壤葉片營養(yǎng)診斷和分析等專業(yè)化手段,制定精確的施肥計劃。使得肥料用量成倍減少,產量進一步提高,農產品品質也得到了改善。隨著種植規(guī)模的遞增、土壤現(xiàn)狀的進一步加劇,單一的“配方施肥”似乎已經(jīng)難以滿足農業(yè)發(fā)展,在這基礎上又提出“增施中微量元素”、“增施水溶性肥料”,大幅度減少氮磷鉀基施的微補時代。
從上一個階段到下一個階段,時間非常短,可以看出我國農業(yè)正處于高速發(fā)展的階段。同時從發(fā)展趨勢看,明顯是從“粗獷施肥”到“提高肥效”過渡,已經(jīng)舍棄了單一的施肥理念。
那下一個階段是什么?
第六階段 有機時代
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總稱,嚴格意義上應包括細菌、古菌、真菌、病毒、原生動物和顯微藻類。其個體微小,一般以微米或毫微米來計算,通常1克土壤中有幾億到幾百億個,其種類和數(shù)量隨成土環(huán)境及其土層深度的不同而變化。它們在土壤中進行氧化、硝化、氨化、固氮、硫化等過程,促進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和養(yǎng)分的轉化。
隨著有機質和土壤微生物的廣泛重視,有機肥、微生物菌肥在取代化肥的道路上成績愈來愈顯著,這也標致著我們的農業(yè)進入了“有機時代”。
從“粗獷施肥”到“提高肥效”,再到“有機時代”,這不僅僅是發(fā)展趨勢決定的,而是我國土壤現(xiàn)狀已到了不得不改變的程度。
多年來,由于我國耕地資源嚴重不足,農業(yè)一直在走過度耕作過度種植的路線,嚴重依賴化肥、農藥的投入,長此以往,這種不合理的耕種模式與施肥習慣導致土壤超負荷產出,嚴重透支,深深傷害了土壤的耕作層,造成土壤酸化、有機質下降、灌溉水位下降,地力在衰退,土傳病蟲害多發(fā)等諸多問題。
我們對土壤施入的有機質消耗殆盡,“土壤病”日益嚴重,破壞了土壤微生態(tài)平衡,相當一部分土壤處于“亞健康”和不健康狀態(tài),土壤有機質和微生物缺乏已經(jīng)成為土壤的萬病之源。
由于連年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化肥,加之有機肥、微生物菌肥投入不足,導致國內大部分土壤有機質含量過低,引起生產上時常出現(xiàn)“瓜不甜、菜不香、果無味”等問題。一般情況下,適合農作物健康生長理想土壤干重的有機質含量在2-5%,而目前,我國相當一部分土壤有機質含量在0.8-1.5%左右,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農產品的質量。所以現(xiàn)在農業(yè)人越來越重視有機種植,有機食品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。
“有機時代”是什么
簡單來說,“有機時代”就是增施有機肥、微生物菌肥逐步取代化肥,實現(xiàn)國家規(guī)劃的《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》。
當然,有機肥、微生物菌肥并不能完全取代化肥,作物所需的大量、中微量元素都不可或缺。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在施基肥時增加有機肥、微生物菌肥的投入來減少化肥的投入。同時土壤微生物和有機質能保水保肥,增加化肥的利用率,提高了化肥的肥效時期,間接減少化肥使用。
所以提倡施用有機肥、生物有機無機復混肥、生物有機肥、復合微生物肥、微生物菌劑等肥料。
“有機時代”怎么“養(yǎng)土”
其實單論作物所需營養(yǎng)來說,有機肥、微生物菌肥遠遠比不上化肥,而國家之所以如此重視,都是因為其“養(yǎng)土”的功效:
①改善土壤理化性狀
有機質和微生物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,增加了土壤透氣性,有利于作物扎根,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和對酸堿緩沖性能,解決土壤板結、土壤酸化、土壤鹽堿化等一系列土壤問題。
②促進營養(yǎng)元素轉化
施入土壤中的氮磷鉀、鈣鎂硫等營養(yǎng)元素并不能完全被植物吸收,而有機質和微生物能夠促進這些營養(yǎng)物質轉化為有效態(tài),使植物能夠吸收,提升土壤肥力,減少作物缺素癥。
③促進作物生長
有機質中的胡敏酸可以增強植物呼吸,提高細胞膜的滲透性,增強對營養(yǎng)物質的吸收,另有機質中的維生素和一些激素能促進植物的生長發(fā)育。
土壤微生物的活動能產生一些生長素的代謝產物,比如淡紫紫孢菌能夠分泌類似吲哚乙酸的物質,促進植物根系生長、植物健壯。
④提高植物抗逆性
有機質豐富,土壤緩沖性強,能刺激作物自我分泌一些對抗環(huán)境逆境的酶系,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能。
土壤微生物豐富,能夠抑制并消滅土壤中的致病菌,減少病蟲害源,同時提高植株的抗土傳病蟲害能力。
⑤循環(huán)促進
微生物的活動和繁殖離不開土壤有機質,只有在有機質豐富的情況下才能更好發(fā)展成優(yōu)勢種群;另一方面,有機質只有在微生物的活動下才能轉化成腐殖態(tài),供植物吸收利用。二者相輔相成,互相促進。
“養(yǎng)土”才是提升品質的根本
禾奇正中藥菌肥是根據(jù)不同類型作物的生理特點,運用生物和生態(tài)原理,加上中藥萃化技術經(jīng)多年實驗研制而成的一款綠色專利新產品。
中藥菌肥-作用原理如下:
1.中藥中的生物堿、酮類、酚類和揮發(fā)油類等活性成分,對蟲卵具有殺滅作用對成蟲害蟲具有驅避和抑制繁殖的功效;
2.對細菌、真菌、病毒都具有抑制作用,并且抗菌和修復能力較強。含的生物堿、酮類等活性成分能破壞細胞膜(即在膜上形成小孔破壞膜的完整性)。同時所含殺菌生物活性物質既能抑制菌體的生物合成,又能抑制菌絲體的生物氧化過程,殺菌抑菌比較廣譜。
3.禾正中藥菌肥中的復合氨基酸、多糖、合成酶等能快速被植物體吸收,增加粒細胞、激活內源激素,加速原生質流動和轉化,增強植物體免疫功能,提高作物的抗逆性。
4.禾正中藥菌肥中所含的皂苷類化合物具有優(yōu)良的生物表面活性,提高藥液在植物表面的滲透能力。同時在植物表面具有良好的乳化和去污功能,保持植物體的清潔。
禾奇正中藥菌肥含有微生物菌群≥2億/克、有機質≥70%、蛋白質≥20%、氨基酸≥8%,氮磷鉀≥9%,使用后能提高地溫,活化疏松土壤,補充有機質,沃土培根。同時,含有的微生物與根系、根際土壤一起組成了農作物的‘腸胃’,很多有益微生物與根系形成互補共生關系,在農作物各種營養(yǎng)的轉化和吸收過程中,發(fā)揮主要作用,礦物質元素多數(shù)依靠微生物的活動變?yōu)檗r作物可吸收的狀態(tài)。而且有益微生物是農作物的衛(wèi)士,協(xié)助抵抗病蟲侵害。”
在購肥時,由于價格混亂,偽劣肥料充斥市場,給種植戶造成了很多困惑。陜西中禾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醒種植戶:買肥不能比誰價格便宜,要關注有機肥來源,關注微生物菌的作用,選擇大廠家品牌有機肥。因為現(xiàn)在很多有機肥原料有問題,很容易造成重金屬或抗生素等二次污染。
中國農業(yè)產量優(yōu)先時代已經(jīng)落幕,品質優(yōu)先時代已經(jīng)開啟,減少化肥投入,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、豐富土壤微生物,讓土壤更有活力,才是提升農產品品質的根本途徑。
只有土壤好,作物才會好!
禾奇正中藥肥
讓農民少花錢,農產品多賣錢
咨詢產品請留下您的電話號碼
服務電話:400-681-9906
若文章對您有幫助,請點右上角分享朋友圈
|